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人是谁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人物

简要回答

为了五斗米而不折腰是从《晋书陶潜传》年开始的。潜在的叹息,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。拳拳是乡下小人的邪恶。陶潜即陶渊明。

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为五斗米而不折腰的故事,现在的意思被比喻成人不庸俗、有骨气、不为利禄所动。你知道谁是不会被五斗米折腰的名人吗?

详细内容

01

陶渊明(352年或365年(427年),文字明快,又名潜在,私谥“靖节”,世称靖节氏,洮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市))人。东晋末年到南宋初期的伟大诗人、辞赋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入伍、镇军入伍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后到彭泽县令服役,80多天弃职回到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

02

不为五斗米折腰是《晋书陶潜传》:“潜在的叹息是:‘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。拳拳是乡下小人的邪恶!’”。后来发展成了汉语成语,意思是比喻不庸俗、有骨气、不为利禄所动。

03

公元405年秋天,陶渊明为了养家,来到离故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。这个冬天,八十一日到达时,浊阳郡为了公务检查派出了知事邮政。浊阳郡知事邮政刘云以凶残贪婪闻名,一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铁县索贿,每次都满载而归。不然就陷入了栽赃陷害。这次派出的督邮,是个粗俗傲慢的人,他一到彭泽的住处,就派县工作人员叫县令来见他。陶渊明平时轻视功名富贵,不肯乘势而上,鄙视假借上司之名发号施令的人,但由于不得不见面,他很快就出发了。

04

没想到县吏拦住陶渊明说。“大人,要参照知事邮政穿官服,然后扎好大带子。否则,不合身。知事邮政乘机大做文章,对大人不利!”这样陶渊明就受不了了。他叹了口气,“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乡下小人折腰!”。)我的意思是为了奉行五斗工资,我能低声贿赂和照顾这些小人吗?)说完,干脆掏出官印,把它封印起来,马上写了辞呈,很快就离开了当了八十多天知县的彭泽县。

海鑫网-实用有趣的生活知识分享百科

发布于 2022-05-08 11:05:16
收藏
分享
海报
407
上一篇:贴春联时上下联的贴法有讲究吗(春联的上下联的贴法) 下一篇:苦瓜怎么做小孩才爱吃(苦瓜怎么做吃最好)
目录